第九十一章 一触即发(2 / 2)
不辨五指的夜空,会令人绝望,也能蕴含希望,所往何处,皆在内心。
次日午后,孟良徽和孟知文从宫中回来,直奔久微堂,值守了一宿的两人面无倦色。
“父亲。”孟良徽先说道:“今日早朝,何大人说昨夜同兵马司的人合力擒住了几个索魂堂之人,正关押在大理寺内。端王,魏王,齐王他们都恳请圣上,能让自己前去大理寺协助审问犯人。”
孟知文也笑道:“祖父,您是没看到那场面,几个皇子争得面红耳赤的。”
“你们先坐下,慢慢说。”孟恪远坐在暖阁的长榻上,示意他们坐在榻前的圆桌旁。
程安端来三碗参茶,分别放在他们面前。
“瑞王是何反应?”孟恪远端起参茶慢慢喝道。
孟知文一气喝完,回道:“瑞王殿下这段时日一直在太后宫中,帮太后抄佛经,听说是太后梦到佛祖向她老人家索要佛经,所以太后命杨淑妃和殿下进宫帮抄写,最近太后又身子不适,瑞王殿下就一直在太后宫中侍奉。”
孟恪远放下参茶,若有所思。
争储之战已然触发,瑞王却在太后宫中,岐山王这是作何安排?
弘德殿中,萧晏祯面无表情地坐在书案后,目光沉沉。
他收到消息,索魂堂之人是从孟府押出来的,但今日何典一口咬定抓拿索魂堂一事是大理寺同兵马司谋划的,孟左相并不知晓。
孟恪远的手竟也伸到了大理寺和兵马司。
萧晏祯心中气息翻涌,呼吸急促起来,猛地抓住书案上一个圆形玉碗狠狠摔到地上,玉碗四分五裂,里面褐色的汤水在金砖上蔓延。
文忠忙劝道:“圣上,云峰真人说了,服用金丹后万不可动气,保重龙体要紧。”
萧晏祯头靠着龙椅背,深深吸了一口气。
文忠忙招手示意小内侍进来把碎碗片处理干净。
萧晏祯长长呼出一口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孟恪远一事迟迟没有进展,他觉得自己越发的急躁。
不急,林宏已被连根铲除,孟恪远一族,也迟早会被铲除的。
门外的小内侍进来禀报:“圣上,皇后娘娘来了。”
“让她进来。”萧晏祯闭着眼睛道。
一阵环佩声响由远而近,只听到文忠公公先是请安,又笑道:“贵妃娘娘方才刚送了一碗莲子汤过来给圣上。”
皇后柔声笑道:“那本宫同贵妃倒是心有灵犀,心里都记挂着圣上。”
萧晏祯睁开眼睛,面上挂起笑意:“皇后近日侍奉太后辛苦了,得空就多歇息。”
皇后从侍女手中的食盒端起一碗百合汤,放在案头,温言笑道:“侍奉公婆,照顾丈夫本就是女子分内之事,何来辛苦一说。倒是圣上,国事繁忙,要多加保重龙体,那些不打紧的事,就丢给孩子们和臣子们去做,您得空就歇一歇,我们大周江山永固,还得指望圣上呢。”
萧晏祯的笑意延伸到了眼里,示意她坐下,他拿起百合汤喝了一口,赞道:“这百合汤不是很甜,甚合朕的口味。还是皇后知晓朕的喜好。”
皇后温和一笑:“臣妾同圣上是少年夫妻,圣上的喜好,臣妾一直记在心里。”
萧晏祯慢目望去,皇后已近中年,容貌早不似当年娇美,但那熟悉的眉眼,是他眼看着从青春年少的蓬勃上扬,到如今年岁渐老的迟暮内敛,他心头一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