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域名:jnchuna.com n1.49tkaa.com

第13章 余姚苦诉平阳县 小二闲谈朝阳居(2 / 2)

加入书签

  言毕,又拿出一个香袋。

  李峻接过,见两个香袋皆一样大小,一个绣有梅花,一个绣有兰花。李峻拿了绣有梅花的,系在腰上,将绣有兰花的还给余姚。

  “多谢姑娘相赠。”

  “公子客气了,十两银子可以买上千个呢,小小香袋何必言谢。”

  “此香袋出自姑娘之手,岂止十两,五十两都买不到。”

  余姚闻之一笑。

  “到底是读过书的,知道如何言语讨人喜欢。”

  “非也,本公子见过不少香袋,从未见过如此精致的。”

  “公子莫要取笑,先洗漱吧,待会水凉了,锅里还蒸着饭菜,小女先行告退。”

  言毕,径直出门。

  李峻洗漱完毕,只见余姚打开房门,将饭菜端了进来。李峻看去一碟酱牛肉、一碟排骨、一条清蒸鱼、一碗炖鸡,还有一壶酒。

  李峻方要动筷,却不见余大、余二。

  “姑娘的两位哥哥呢?”

  “昨晚合计小女兄妹三人打算做些小买卖,两位哥哥早起置办货物去了,不曾回来。公子先吃吧,不用等。”

  “余姑娘坐下一起吃吧。”

  “公子先吃,不用管小女。”

  “一大早买菜做饭,定是饿了,些许饭菜,本公子一人可吃不完。”

  余姚还要推辞,李峻一把拉过,扶其坐下,余姚霎时脸颊绯红。李峻见状,赶忙放手。

  “小女给公子倒酒吧。”

  李峻赶忙拦住。

  “待会要骑马远行,不宜饮酒。”

  “公子无妨,此酒不烈,少饮无妨。”

  李峻执拗不过,遂饮了一杯,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牛肉。

  “余姑娘不仅手巧,厨艺也是一绝。”

  “百姓之家自比不上酒楼的厨艺,若合公子胃口,不妨多吃些。”

  “多谢余姑娘。”

  昨夜饭食甚是不合胃口,李峻腹中早已饥饿,遂不管余姚,大快朵颐起来。

  良久,李峻饭毕,打了个饱嗝,余姚见状一笑。

  “若公子不嫌弃,下次回来,小女再给公子做饭。”

  “如此甚好,只是可惜不能每日都尝到余姑娘的厨艺。”

  “公子定是山珍海味吃惯了,才觉得不错,若天天吃定然会腻。”

  余姚又道:“公子先歇息,待小女将碗筷收拾一下。”

  言毕,李峻径直走出房门,余姚见李峻出门,遂收拾碗筷。

  李峻出了房门,伸展手臂。只见野禽声幽,野犬步徐。远岸流山水,平畦种麦葵。竹径殷勤风扫叶,春庭络绎燕衔花。门前杂树森密,宅外野花艳香。真是家山接翠穷双目,野水流清静一心。

  余姚收拾完毕,见李峻院中发呆。

  “公子可有心事?”

  “姑娘如何得知?”

  “见公子久立,不时叹息,定有心事。”

  李峻闻之笑道:“此间乡野,饶有兴致,故而感叹。”

  “公子定是久居府中,不曾来此乡野,故觉好看,小女在此居住十多年,早就看腻了。”

  李峻闻之大笑。

  “此时什么时辰了?”

  “近巳时了。”

  “此时该上路了。”

  “公子此间等候,小女前去牵马。”

  未几,余姚将马牵至门外,李峻拿上包袱,翻身上马。

  “姑娘且回吧,不必相送。”

  余姚手指了指前面的道路。

  “公子沿着此路走,便可出平阳冈。”

  “多谢余姑娘,后会有期!”

  言毕,策马而去,余姚见李峻远去,遂转身回屋。

  少时,李峻骑马出了平阳冈,并未见路口有小喽啰,余姑娘此言非虚,此时果然人迹罕至,不知此时一别,何日归来。归来时,定要将那狗官、贼人一网打尽。

  思毕,遂策马向北驶去。

  李峻骑马驶了一个时辰,见一山立于眼前,甚是宏伟。

  只见此山峦头高耸,地脉长迢。峦头高耸接天端,地脉长迢通海岳。柳间栖鹭,桃内啭莺。柳间栖鹭,如玉无瑕;桃内啭莺,似金有色。修竹枝秀,红梅叶舒。修竹枝秀遮花色,红梅叶舒显树高。正如笔纳三分梅傲骨,文承一脉竹虚心。

  此处风景正好,又见山脚下有一酒肆,上写着“福泽山”三字,李峻见状暗忖:此地想必就是福泽山了,若此时上山,必然过了饭时,不如先在此间吃些饭食再上山吧。

  思毕,遂骑马行至酒肆,将马拴在酒肆门外柱上,只身走进酒肆。

  “客官吃些什么?”酒肆小二见到李峻前来,赶忙问道。

  “半斤牛肉,一碟小菜,再上壶好酒。”

  “好嘞。”小二爽快道。

  言毕,小二将肩上抹布拿下,擦了擦桌子,李峻随即坐下。

  “门外有匹马,需喂些上等草料。”

  小二闻之,赶忙叫伙计去喂马。

  未几,小二将酒食端来,依次放到桌上。

  “客官,酒食已备好,门外的马也喂了,还有何吩咐。”

  李峻闻之,倒了一杯酒,喝了一口,顿感甘甜,似有花香。

  “店家的酒不错,唤作何名?”

  “客官真是好品味,此店虽小,这酒却是老板娘亲自酿的,唤作‘杏花春’。不少江湖豪客皆是慕名而来。”

  “‘杏花春’,果然是好酒好名字。”

  “那可是,老板娘早年也上过几天私塾,不然也取不出这好名字。”

  “后来为何开这酒肆?”李峻问道。

  “这小人就不知了。”

  “此山可是福泽山,山上可有位习枪的罗教头?”

  “正如客官所言,此地方圆数百里只有这一座山头。山上确实住着位罗教头。”

  “这罗教头武艺如何?”李峻问道。

  “这罗教头可了不得,早年为禁军教头之首,只是后来不知得罪了什么权贵,隐居在此,建了几间竹屋,唤作‘朝阳居’。”

  李峻闻之,来了兴趣。

  “这罗家头如何了得?”

  店小二环视一周,见没几个客人,账房亦不在,遂坐下道:“这罗教头可了不得,不然怎为禁军教头?又怎可为教头之首?这罗教头武艺高强,相传为罗家后人,一套枪法使得是神出鬼没、天翻地覆,就连狮子、老虎看到了,都得绕着走。”

  李峻闻之甚疑,这店小二定是吹牛。

  “真有你说得那么厉害?”

  “客官别不信啊,先前有十几个小蟊贼,想占山为王,把罗教头赶出去,罗教头手持一根竹竿,那十几个蟊贼愣是没靠近罗教头半步。后来罗教头也没报官,只是把这十几个蟊贼赶走了。”

  “这还有些可信。”

  “听江湖上传闻,罗教头当年一人一马,万军丛中,可取敌人首级,反正我是不相信。”

  李峻闻之笑道:“狮子、老虎绕着走你都信,这万军丛中取敌人首级你又不信了?”

  “我又没见过千军万马,自然不信。”

  “你见过狮子、老虎?”

  “要见过还能坐着陪客官聊天啊。”

  “那你怎么就知道狮子、老虎绕着走?”李峻追问道。

  小二自知无法圆谎,脸红到耳根。

  “你这客官好没道理,小人见客官面善才多言几句,客官再如此,小人可就闭嘴了。”

  李峻闻之笑道:“好好好,不再追问,我且问你,这罗教头脾气如何?”

  “这习武之人,脾气有几个好的?这罗教头虽四十有余,却声势如雷。”

  不待李峻相问,小二又道:“有一次罗教头外出打猎,身后几匹狼跟着,那罗教头吸了一口气,气沉丹田,猛然回头,一声巨吼,吓退群狼,客官你说这罗教头脾气好么?”

  李峻闻之暗忖:这小二又在瞎扯,又不好指出,只好忍住笑意。

  “这罗教头武艺高强,就没个徒弟啥的?还要自己打猎?”

  “就这脾气,谁敢拜他为师,哪天罗教头一生气,这小命不就没了。再说这家养的哪有野生的美味。”

  李峻还要再问,只见店小二伸出两根手指搓了搓,李峻会意,从袖中取出一两银子,放于桌上,小二赶忙拿起藏于怀中。

  李峻见状一笑。

  正是:

  民女诉苦平阳县,世子闻之记心间。

  行至福泽闻趣事,店家小二把钱赚。

  欲知那店小二说出甚么话来,且看下文分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