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域名:jnchuna.com n1.49tkaa.com

第16章 茶粮盐铁(2 / 2)

加入书签

        张飞一撩门帘闯了进来,气呼呼地说道:“禀校尉,末将刚刚清点,千五战马不合格,不知是哪个龟孙使坏?”

        “噗!”

        公孙瓒又气又急,一口酒水喷了出来。

        明明只换了千匹良马,怎么变成一千五了?

        啊,明白了,这位黑心肠的大耳贼吃定了自己。

        尼玛,还讲不讲同窗之谊了?

        心肝脾肺肾全都滴血的公孙瓒,再不情愿也只能捏着鼻子,“慷慨”地奉送了五百良马的大礼。

        离开城北军营,公孙瓒搜刮积攒多年的家产,近半落入同窗之手。

        热情地将不甚甘心的白马同窗送出军营,刘备哈哈一笑。

        小样,看来还不服气,那就慢慢和你玩。

        眉开眼笑的大耳贼忙着点票子,涿县也就消停了。

        数十工匠粉刷、修补、打扫,加急赶工修缮校尉官宅。

        五人一组无甲无兵的巡逻队规规矩矩,扶老携幼,态度很是和蔼,毕竟鱼水情深嘛。

        军士全部撤出归建,只保留涿县四门及城墙上的固定值卫,且只针对可疑人员搜检。

        明眼人看得清,第一回合,跋扈多年的地头蛇吃了大亏,生猛的过江龙还真有两把刷子。

        于是,一切都顺风顺水起来。

        一千五百精兵送入军营,一千五百匹战马赶进马厩,城北军营进入正常运转。

        走马上任的福泉校尉,发下三道军令。

        一,官兵吃住一体,每日两次操练,晚间讲解兵法与战例,月末对抗演习。

        二,狠抓卫生医疗,定期健康检查,禁饮生水,公共厕所,公共澡堂,违者重罚。

        三,颁布奖惩条例,以身作则,赏优罚劣,公务开支悉数明示,接受全军监督。

        作为骨干兼主力的一千五百私兵还好,新募的三千土著兵可算开了眼。

        “啥?日日操练两回?晚上不睡听夫子讲书?”

        “啥啥?水煮沸才能喝?指定蹲坑拉屎?集体光腚沐浴?”

        “啥啥啥?一日三餐有荤有素,能月月领粮?死了伤了还有抚恤?”

        这做梦也梦不见的好事,校尉得花多少钱?能是真的吗?

        打破常规总会引起各种反应,很多士兵不以为然,甚至等着看笑话。

        但刘备深知,一支有文化、有保障、相对公平的军队,几乎是不可战胜的。

        而且他现在不缺钱,一千匹劣马通过张苏转手,算是有了启动资金。

        彻底坐稳幽州最大马商的宝座,两位投资人心照不宣送来三成干股,仅此一项月入百万钱。

        一朝权在手,皇叔露出貔貅+财神本色。

        借着军粮和随营工匠的名头,张苏商行毫无顾忌地涉足粮茶盐铁四大暴利行业。

        题外话,茶叶此时并未兴起,但拥有金手指的刘备,坚持让张苏派专人奔赴江南投资茶园。

        除了推出蹄铁,将来对付整日荤腥的北方游牧部落,茶砖必将成为一记妙手。

        随着新军规的推行,军营不远的三家村,竟然意外的渐渐兴旺起来。

        陆续有商贾到村里开设了粮店、酒水铺、肉铺、五金铺、布帛店等摊档。

        这些店铺目标很明确,专做军营生意,毕竟四五千人一天的吃喝穿用就不少了,一月一年呢?

        世人就没傻的,越来越多的商贾闻着味跟来了,原本只有数十户的三家村,大大地赚了一笔。

        最古老的半掩门生意自然不会缺席,那些依门俏立的年轻女子,成为三家村最靓丽的风景线。

        军营大把光棍汉,每月领粮就等于领钱,有了钱自然要花。

        所以,涉及到金钱,嗅觉灵敏的商人总是最先闻着味。

        某红脸通缉犯与黑脸屠夫,凭着骄人的战功双双洗白,成为正经大汉骑都督,秩千石。

        这身份,放眼幽州也是妥妥的大官。

        作为商贾,张苏二人不敢高攀皇族,只能退一步,选择曾经门当户对的二弟三弟示好。

        张世平以嫡女张莲儿嫁给关羽,确定联姻关系,三兄弟中最后一个单身王老五,官宣脱单。

        苏双没有女儿,便以从女为张飞妾室,也算表明联姻的心意。

        至此,中山张苏两大家族,算是彻底上了刘关张的贼船。

        大耳贼的船,不是贼船是什么?

        周二,祝亲们好事成双,投双票有惊喜,谢谢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