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域名:jnchuna.com n1.49tkaa.com

第393章 端梦凝眸藏情愫,赵一递信起波澜(1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几日,邵明城的风雪似乎都慢了几分!

赵一将手上的暗卫全部派了出去,一面打探控制漕运影卫及各帮派的情况,一面调查有关焚天宫的信息!

而林霄则忙着清点燕藩狼骑的粮草与军械,又派人提前疏通北境的关卡,确保回程之路顺畅无阻。

而吴天翊,却真如对外宣称的那般,待在鸿胪寺的馆舍里“静养”。

每日除了让太医换药、翻阅北境送来的军报,便再不出门,连馆舍外守着的御林军,都渐渐放松了警惕。

可只有马三知道,小王爷看似清闲,实则每夜都在灯下分析邵明城的动向——哪些官员还在暗中联络曹党余孽,京营的兵马是否有调动,甚至连太后每日召见过哪些人,他都能通过暗卫的消息,摸得一清二楚。

他太清楚,此刻的“静养”是最好的保护色,整个邵明城都在盯着他,那些别有心思的人,正等着看他露出破绽,他若稍有异动,便会落入别人设下的圈套。

而此时,焚天宫的总坛内,墨夫人正坐在窗边,手里捏着一封密信,指尖轻轻摩挲着信纸边缘,指腹划过“燕藩暗卫近日频繁探查焚天宫各种信息”的字句,眉峰几不可察地蹙了起来。

信是京城据点连夜送来的,字里行间都透着紧张——燕藩的人伪装成货商、脚夫,不仅查了焚天宫在江南的漕运码头,连西陲茶马古道上的几个隐秘货栈都被摸了底,甚至连她三年前帮淮南王运军械至西域的旧账,都被翻了出来。

“倒是好本事!”墨夫人将密信放在膝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眼底满是疑惑。

按她的算计,吴天翊此刻该忙着两件事:一是肃清邵明城残余的影卫,二是盯着各州府的影卫据点,毕竟那些人才是他眼下最大的隐患。

可他偏偏分出手来查焚天宫,既不像是要动手,也不像是要问责,就这么不紧不慢地摸查底细,到底意欲何为?

她想起烟雨楼外,那少年隔着人群看过来的眼神,明明带着伤,却透着洞察一切的锐利。

难道是自己那日派去“观战”的人,被他识破了?还是说,他压根没信自己“已放弃刺杀他”的说法,想借着查探,逼自己主动表态?

“不对!”墨夫人摇了摇头,拿起密信再看一遍,目光停在“燕藩暗卫只查不扰,未伤及焚天宫一人一物”上。

若是要问责,大可直接派兵清扫焚天宫的各个分舵;若是要威慑,也该摆出更强硬的姿态。

这般“只探底、不挑事”的做法,倒像是在……摸清底细,为后续做准备?

她忽然想起前几日收到的传闻,说吴天翊拒绝了京中权位,只愿回北境守边。一个连朝堂权力都能放弃的人,为何要盯着焚天宫这江湖门派?难道是为了秋后算账?

墨夫人站起身,此时屋外正下着雨,她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的芭蕉,雨水打在叶片上,溅起细碎的水珠。

她忽然觉得,自己好像还是看轻了那个十六岁的少年——他的心思,或许比朝堂上那些老狐狸还要深,查焚天宫这件事,恐怕只是他更大谋划里的一步棋,只是这步棋到底要怎么走,她现在还真猜不透!

正思忖间,墨夫人忽然仰起头,目光穿透窗棂外的雨雾,眼底先前的疑惑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几分孤注一掷的果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她轻声念出这句话,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密信,信纸边缘被捏得发皱。

她太清楚,继续猜下去只会错失先机,与其被动等着吴天翊下一步动作,不如主动去邵明城会会他!

毕竟这燕藩,哪是什么“弱藩”?能领着十万羸弱的大乾兵士,把二十万北蛮铁骑打得死伤无数,逼得蛮人签下年年纳贡的条约!

能在邵明城这帝王脚下,让权倾朝野的曹进忠身首异处,一夜肃清所有影卫,最后还能全身而退、让帝后都对他另眼相看……

这样的势力,若真要对付焚天宫,不过是举手之劳!

可他偏不,反而费尽心机查探底细,这般反常,倒让她越发好奇,也越发觉得“会一面”势在必行!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墨夫人低声自语,语气里没了先前的犹疑,只剩坦荡。

她倒要看看,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到底藏着怎样的盘算?也想让他知道,焚天宫能在江南立足数十年,绝非只能依附他人的弱旅!

想到这里,墨夫人的眼神变得锐利如锋,先前的从容温婉被一股凌厉的气场取代,仿佛又变回了那个能在江湖中执掌一方、令漕帮盐商都忌惮三分的焚天宫主。

她转身对着候在一旁的中年妇人说道:“陈婆,速传信给京城分舵的霜丫头,让她立刻整顿分舵人手,备好隐蔽的住处和出行的车马。”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三日后亲自前往邵明城,去会会这燕藩世子!让霜丫头做好万全准备,一是查清吴天翊在邵明城的行踪动向,二是盯紧京中曹党余孽和影卫残余,别让他们坏了我的事!”

中年妇人躬身应下,眼底虽有几分担忧——毕竟邵明城如今是是非之地,墨夫人亲自前往风险不小——却也不敢多劝,只恭敬地应声:“属下这就去办,定不辱命!”

说罢,便快步退出了书房,去安排传信事宜。

墨夫人重新走回窗边,望着庭院里被春雨打湿的芭蕉叶,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吴天翊,这盘棋你既然已经开局,那我便来陪你走一遭,看看这邵明城里,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过了五日,邵明城的寒冬仍未消散,鸿胪寺馆舍的庭院里,几株老梅顶着残雪,枝头缀着零星花苞,冷冽的风裹着雪粒子,却吹不散庭院里的暖意。

吴天翊的伤势好了许多,虽还不能大幅度动作,却已能在庭院里从容走动,身上裹着一件玄色织金云纹狐裘,衬得身姿愈发挺拔。

此时他正站在庭院中央,身前的小博文穿着一身朱红锦袄,四岁的孩子跑跳得愈发利落,手里攥着只木雕小剑,围着吴天翊转圈,脆生生地喊:“叔叔!你当坏人,我当大将军,我要‘打败’你!”说着便举着小剑,迈着小短腿朝吴天翊冲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