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域名:jnchuna.com n1.49tkaa.com

第204章 凛冬已至(2 / 2)

加入书签

几个儿子和儿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都需要老父亲进行调理分配。

这种时候,有本事的儿子肯定就得付出多一些,没本事的则是需要拉一把。

这会造成一个问题。

也就是在亲情纽带中,很多时候会出现谁弱谁撒欢,谁弱谁有理。

你是老大,你有本事,你就应该多孝敬些。

我能力有限,我就只能做这么多,甚至还需要你补贴我。

换算到现世……

便出现了扶弟魔,原生家庭,吸血包之类的概念。

不过这也不能全部怪到家庭二字上。

还有一些地区性的社会共识……

比如某地彩礼极高,动则大几十万。

如果你的女儿不要彩礼,那么就意味着你的儿子只能打光棍,连二婚的都找不到。

怎么办?

作为父母将没有别的选择。

根据当地社会性的习俗和共识,有些地方的家庭份子,先天就得做出牺牲。

否则,整个家庭都得跟着受到议论和嘲讽。

比如别人家的女儿都彩礼几十万。

你家白送……人家就会说是便宜货……婆家不尊重之类的……

当然。

这种所谓的议论,当代年轻人越发的不太重视了。

原因是什么?

其实就是宗法制的个体原子化。

从分封诸侯,削至世家大族,再削至乡绅地主,再削至个体家庭……

那么是否未来就连三口之家也会被削没呢?

就像所谓的资本发达社会,你长到十八岁以后,我就没什么义务再管你了。

这显然不可能。

东方儒家宗法文化的根基传承两千余年,纵然到了工业时代,人们都进入了个体原子化的阶段……

以前是远亲不如近邻。

现在我特么连邻居长什么样都不清楚……

可两广一些地区的宗族祭祀习俗,逢年过节的时候依旧兴盛。

此乃东方文明形态的独有特征。

言归正传。

宗法制需要牺牲特定家庭份子的部分利益,顾全大局,并迎合社会性共识。

有不公平的一面。

自然也就有好的一面。

比如……

儿子孝敬老父亲。

老父亲却看不得大孙子忍饥挨饿,于是都会让自家大孙子吃的更好些。

这就形成了以亲情为纽带的三代同堂,协心同力。

否则。

孙子跟爷爷就亲不起来。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是几个儿子,很多个孙子,老父亲要怎么端平那碗水呢?

这就得看那些个孙子谁有眼力见了。

老父亲总会有偏爱的。

就得看某个大孙依靠个人情商,进而攫取更多的家庭资源。

或许你会说了。

这对别人不公平。

但像这种情况,其实是相对公平的。

因为你出身社会以后,也需要走人脉,搞关系,通晓人情世故。

往上讨老人欢心。

老人获得承欢膝下的晚年。

孩子获得了家庭资源和个人成长,这是较为良性的竞争与提升。

所以。

部分政商家庭出身的优秀孩子,接人待物就是不一样,往往可以做到超出同龄人的成熟稳重。

而一些普通家庭的木讷孩子,得到的父母规训,都是要老实之类的。

这种老实孩子出身社会以后。

大多都会比较吃亏。

可能得到三十岁以后,各种摸爬滚打,才能获得较为明显的成长……

甚至很难再更进一步。

因为人长大以后,思维、性格各方面都有些定型了。

很难改……

也正应了那句话。

一对情侣错误的开始,往往都是想要改变对方。

所谓磨合很多时候都是暂时性的妥协。

最终。

人,都是本性难移。

……

回到此刻。

章邯已经排查到第二十几户人家……

他也总算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这个富户人家的紧张程度。

有些不太正常。

对于他的搜查,也出现了刻意遮掩的意思。

在章邯眼中……

你越是遮掩,那就越有问题。

于是。

章邯里里外外把这户人家搜了个底朝天,茅草堆都专门扬开了找一遍。

却也没找出什么来。

章邯有点疑惑,在离开之际,他多走了几步,却又转而停下。

络腮胡亭长询问:“这……怎么了上差,我们刚刚不是已经搜过了,没啥问题啊!”

“不,我瞧着刚刚那家的次子,有点眼熟。”

章邯皱眉,富户一家不算小孩,都有十几口人,外加几个伙计。

而他想查的叛逆分子,都是狼狈不堪,冻的半死不活,不敢露面……

但联系之前死亡的那一家五口。

显然那个叛逆分子,很有余力。

想到这里。

章邯毫不犹豫的杀了个回马枪。

同时他开口询问道:“你老实交代,这个富户平时对我大秦应该多有违逆吧?”

络腮胡亭长闻言:“这个……上差,我们村子都是顺民……”

络腮胡亭长本能的想为自己人说话。

他的立场就是尽量糊弄,千万别给章邯惹毛了。

你真让他当大秦之鹰犬。

显然他还是更在乎搁当地的名声,尤其对于这些个富户,人家也有人在秦为吏,撕破脸了大家都会很难受。

“哼!”

章邯不管那一套。

他进到富户的家中,让富户重新把所有人都给聚集起来。

富户只能照办。

结果人刚到齐,还没开始细查……

章邯就发现少了一个。

刚刚是十三口人,三个伙计。

现在少了一个伙计。

毫无疑问。

叛逆份子刚刚假冒成了伙计,意图蒙混过关,结果章邯杀了个回马枪。

忽的。

“铮!”

章邯拔出了络腮胡腰间的青铜剑,架在了富户的脖子上:“说,那人往哪儿逃了?”

话音未落。

富户应声跪地……

可富户的几个儿子竟然愤慨大骂出声。

“你这暴秦的走狗!”

“他就一个人,弄死他……”

“大胡子,咱们乡里乡亲的,这种时候不抱团,更待何时?”

……

络腮胡亭长闻言顿时露出了苦瓜脸。

完了!

完犊子了啊!

他就想安安稳稳的混个差事。

怎么就这么难呢?

一个个的都想拖他下水,反抗暴秦。

问题是秦皇东巡回归,带了足足十几万大军。

前面的齐楚叛乱。

连点水花都没溅起来。

现在就他们村里这些个人,就想搞揭竿而起的那一套?

纯属活的不耐烦了啊!

“特娘的,都给我滚进来,拿下这帮子乱民!”

随着络腮胡亭长一声高喝,外面众多亭卒纷纷踹门闯了进来。

这下就真的没有任何悬念了。

几个大骂暴秦的儿子,迅速被拿下。

章邯面色始终沉稳……

同时他心中也在想,如果络腮胡亭长也叛变了,还真有些麻烦。

双拳难敌四手。

好汉架不住人多。

章邯可以打三五七八个……一个人挑十个那就真有些费力了。

更何况他的身体还没有好转。

幸亏最坏的情况没有发生。

紧接着。

富户只得指了指后院的狗洞……

章邯毫不犹豫的翻墙爬了出去,然后就瞧见了那个熟悉的背影,没错了,绝对是他心心念念的叛逆分子。

章邯跳下墙,一顿狂追。

张良在前面拼了命的跑。

你追。

他逃。

闹的是鸡飞狗跳。

另外。

张良的身体素质其实是远不如章邯的,但他给自己准备了丹药,依靠丹药强行支撑自己在凛冬环境中保持清醒。

尔后杀人抢夺衣物,又弄了些吃食……

后面投靠富户也是半威胁加上半承诺。

当然更重要的是……

张良提前听到了那家几个儿子对于暴秦极端敌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张良也很讲道义,上去就献上了自己贴身的玉珏,此乃珍贵之物。

同时。

他也明确表示自己今日既然来到了富户家中,那就是缘分了,抗秦大计……即刻开始……

这句话其实威胁居多。

他既然已经到了富户的家中。

富户就是妥妥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横竖都有可能受到牵连,不如尽量给他打好掩护。

还有就是五代相韩的张家,名声总归有一些的。

总而言之。

张良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在这个村子东躲西藏……

至于他为什么没有选择远遁。

一则是来不及。

二则出去乱跑其实也很危险。

三则就是丹药的效果不持续……

张良严重透支身体,他需要补充和休息,再搞远遁的那一套,他会把自己活活累死的。

“呼!呼!”

张良跑到一处贫农的矮院墙根处,他终于是彻底跑不动了。

只能依靠在白雪皑皑的墙角,呆愣愣看着章邯提剑靠近……

“至于嘛?追我到这个地步?”

张良大喘气的道:“你是缺钱缺红眼了吧?可我的人头也值不了几个钱,这样吧……你放我一马,我保证让你发财。”

眼下张良只能尝试着来软的,拿钱买命,贿赂一下。

“呵,发财!”

章邯扯了扯嘴角:“你觉得我跳黄河追了你一天一夜,就为了发财?”

章邯对于钱财并不怎么贪恋。

他需要的是机会。

一个上战场带兵的机会!

驰骋沙场。

乃是他的毕生所愿。

显然,唯有张良的头颅,才能让他达成所愿。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