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用域名:jnchuna.com n1.49tkaa.com

第 64 章(1 / 2)

加入书签

施家是商贾大家,若是追根溯源回到晚清时期,施家还是名门望族。

施伯卿的祖上曾绾黄纡紫,出入宫门,地位显赫,到施伯卿太爷爷那一辈都还住在北方。

后来清朝没落,列强入侵,本土势力撅起,经过数十年的争斗,华国从封建制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国家,最后迎来全国人民大解放,进入了具有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那段动荡的时期,施伯卿的爷爷受形势所迫,从北方逃到了南方,便在南方扎下了根,做起了生意。

施家目前还是由施伯卿的爷爷当家,施老爷子步入知命的第一年,想着自己时日无多,让底下子孙在年三十这天无论多忙都要回老宅团聚,呆到正月初一才能走。

而今施老爷子已九十有五,他的命令一下,守了十五年,便成了施家的传统。

施伯卿的父母在国外逍遥了一整年,为了守住这个传统,在年三十前一天赶回了国内,带着施伯卿去了老宅。

施伯卿父亲那一辈有兄弟姐妹七个,虽然这七个人在过去优生优育的政策影响下生的少,但是把家谱展开往下数三代也有四十几号人,把人拢在一处,吃顿饭都要摆五桌。

这五桌在老宅有东西两跨的五进四合院正厅里展开,那繁盛富贵的景象不是一般人家能比的。

正月初一拜大年,施老爷子由管家扶着坐在正房花厅的高背椅上,底下子孙按照辈分和年龄依次排开,从花厅的门口排到了抄手游廊的入口,挨个进去给施老拜年。

施家是一个崇尚能力的家庭,所以施伯卿即便不去讨好,也能从施老手里领到一个大红包。

施伯卿的父亲在兄弟姐妹几个里排行最末,结婚最晚,排行第一的大哥,孙子都上大学了。虽然后来政策放开,他们中还有添丁的,但在第三代里,除了两个没满二十的,就只剩下施伯卿没有成婚。

施老对施伯卿别的地方都很满意,唯独这婚姻大事叫他不放心。

施老原是读过书的,在年轻时做生意也用过一些高明的手段,老来竟然返璞归真,催婚催得十分浅白,拿施伯卿的堂弟表妹做比,让他好好学学,尽快让他父亲这一脉开枝散叶。

施家的老宅离业海市不远,施伯卿父母在各一线城市都安了家,在业海市,施伯卿与他们是分开住的。

施伯卿的父亲是个十分洒脱开明的人,很少过问他生活和感情上的事,也不强求他回家住。

初一这天,他们一家三口按计划在老宅吃过午饭,驱车回到业海市,施父却要他一块回家,回到家,竟也在他的婚恋问题上大做文章。

施父用的是基因理论,有调查显示,男人在强盛期生的孩子会比较聪明,为了能延续他们家的辉煌,施父要他在五年之内必须至少生下来一个小孩。

要生小孩,先得找妻子,施父给了他充足的时间,在人选上也没有硬性要求,但美貌与智慧必须占一样,不能破坏他们家的优良基因。

施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独立女性,能与施父平等交流,在家里两人地位相当,没有规定谁必须听谁的。

从表现上看他们家是个民主家庭,可一些细节透露出来的却并非如此,譬如在施伯卿婚恋这件事上,虽然施母有说儿子是个有主意的人,看他自己的安排,但举的例子都是在帮施父佐证。

“老爷子生你的时候就是在这个年龄段吧你们兄弟几个里,数你的成就最高。”

“咱儿子出生时,你也是在这个年龄段,难怪他这么聪明。”

施母把握住分寸,用不经意的方式说出来,在施伯卿一有反感的表现时,马上打着哈哈岔开话题。

她与施父,一个在暗,一个在明,唱了一出高明的双簧。

他们有什么话向来都是摆在台面上说,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了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不能做,会把原因解释的清清楚楚,然后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样郑重宣告,也像管理军队一样对施伯卿要求严苛,很少像这样费尽心机。

施伯卿还记得他们上次这样是在他上初中时,为了阻断他的初恋,那么这次是为了什么呢在催婚的表象下,一定还有其它目的。

如果按照正常步调去发展,施伯卿原本打算的也是在近年内找个像他母亲一样聪明漂亮的妻子,然后生个孩子。

如果没有遇到骆羽,或许他已经这样做了。

施伯卿去到自己的房间,躺在没睡过几次的床上,想起那份懵懵懂懂的初恋。

他连对方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都不记得了,但他记得特别清楚那时他的父母对他说过什么、带他做过什么。

施父说那只是荷尔蒙作祟,男人一生中会有很多次这种时候,他要学会控制它,而不是受它控制,并带他拥有第一次体验。

而施母则带他参加名媛聚会,告诉他女人们都在想些什么、想要什么。

他的领悟能力特别强,很快学会怎么跟女人相处,也按照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做了。

他俩不是一开始就能合作的如此默契,施伯卿记得在他孩童时期,他俩还为施父的出轨吵过架,至于他俩为何能和平共处因何达成共识的施伯卿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俩并不是他所想的那般恩爱,或者说不是一般认知上的那种恩爱,施父都六十好几了,外面还有人。

正月初六,恒烁影视挑在这个吉利的日子开门营业,通知所有人都得到场,骆羽到了,看到不是所有人都来了,贺阗就没来。

施伯卿这位大老板发开门红包,出手很阔绰,发的红包至少五百,每个人拿到红包都兴高采烈,轮到骆羽,发给他的却是两张纸,一张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歌剧门票,一张是施伯卿写的信。

施伯卿诚挚邀请他观赏此歌剧,并许诺绝不会对他做任何不轨的举动,只是单纯的看剧,他看完信,转头连门票一起揉成一团丢进了垃圾桶。

当晚,施伯卿是一个人去看的,身侧的座位空空,他也看得很投入,还第一次为这部烂熟的剧感动。

正月初八,朝堂天下剧组恢复拍摄,骆羽回到了锦华市。

罗朱歌剧团也来到了锦华市,做告别演出,莫乐陵托朋友好不容易搞到两张票,原本打算与女朋友一起去看,女朋友临时有事,放了他鸽子,他从海量朋友中找人替补,最后却只能约到骆羽这只单身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