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余波未平(1 / 2)
上海滩的黄昏渐染成了紫色,夜幕降临时,街道上灯火渐次亮起。昏黄的街灯洒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微风吹过,带起一丝丝残存的热气,仿佛这座城市的心跳未曾停歇。沈洛倚在他的办公室窗前,目光穿透窗外的迷雾,望向远处那片愈发暗沉的天际。尽管黄昏已过去,心中的焦虑却未曾消退,反而愈发浓烈。
自从那场纪录片的发布事件掀起轩然大波以来,整个上海滩似乎笼罩在一层阴云之下。民众对于日本侵略的愤怒情绪已如火山般积压,随时可能喷发。而电影界,特别是沈洛旗下的沈氏影业,也成了众矢之的。甚至在昨天晚上,便传来消息,几家与沈氏影业有过合作的商业合作伙伴,纷纷撤资,声称要与沈洛保持距离。
那封匿名信,如同一块重石,压得沈洛胸口发紧。信上的字迹未加任何修饰,笔锋刚劲有力,短短几行字,却足以令沈洛心头生寒。
“日军将在近日采取更大动作,若不加防备,恐有不测。”
简洁明了,却如同一记警钟,敲响在沈洛的心头。日军的动作一向没有规律可言,而每一次的举措,都会在上海滩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激起巨大的涟漪。如今,随着局势的日益紧张,沈洛知道,自己不仅要应对来自外部的压力,还有来自商界、电影圈内部的重重挑战。
窗外雨丝纷飞,犹如心中的那股不安。沈洛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桌前,目光扫过桌上的文件。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随即提笔写下几行字,示意张铭吉即刻前来。
不一会儿,张铭吉推门而入,身穿一袭黑色西装,眼镜下的眼神带着一丝冷静与洞察。
“洛少,有何吩咐?”张铭吉低头看着桌上的文件,轻声问道。
“我刚收到一封匿名信。”沈洛将信递给他,“你看一下。”
张铭吉接过信,眉头微皱,看完之后,他抬起头,神情凝重:“如果信中的消息属实,日军恐怕已经开始加紧布局了。只是,具体会有什么动作,尚不得而知。”
沈洛静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阴霾:“无论日军下一步会做什么,我们必须做好准备。现在的局势,越是隐忍,越是危险。若不做出反应,恐怕未来的形势将更为复杂。”
张铭吉点点头,目光深邃:“洛少的意思是……”
“加强电影公司的防护。”沈洛语气沉稳,“不仅仅是防范外部的威胁,更要从内部做起。暗中加强监控,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被忽视。”
张铭吉思索片刻,回道:“好的,洛少,属下立刻去安排。”
“另外,”沈洛又开口道,“我们不能只守株待兔。必须主动出击,争取主动权。我打算提前布局一场文化战,给日军一记沉重的反击。”
张铭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即便恢复了冷静:“文化战?那是指……”
沈洛微微一笑,目光锐利:“电影,正是我们最强的武器。”他轻轻一挥手,几份文件被摊开在桌面上,“在这个时刻,我们需要通过电影,去反击那些侵略者的宣传,去唤醒民众的抗日情绪。如今,民众的情绪正处于一种爆发的边缘,若能借此机会,推动更多与民族精神相关的影片发布,必定能激起民心的共鸣。”
张铭吉听后,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洛少果然眼光独到,若以电影作为武器,倒也能借机展现沈氏影业的力量。”
沈洛深知,文化战争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若想在当前局势下有所作为,沈氏影业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将更多有力的作品推向市场。他当即指示张铭吉,立即联系各大制片方,协调资源,确保未来几个月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推出几部具有民族气节的影片。
与此同时,沈洛的心中早已有了打算。除了电影这一战术,他还计划通过联络一部分具影响力的商界人士,特别是那些在上海滩有着深厚背景的商会成员,来加大沈氏影业在公众中的曝光度。这不仅是为了宣传电影本身,更是为了借助这些商界大佬的力量,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支持与资源。
“吴兆卿那边,尽快联系。再与江雪商量,是否能在电影内容上达成共识。”沈洛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峻,“这场文化战,不能仅仅依靠电影一方,我们要在各个层面发力。”
张铭吉应命而去,沈洛则再度转身,走到窗前,凝视着外面细雨朦胧的街景。他的心中,早已勾画出一幅全新的图景——不仅要在电影产业中占得先机,更要通过这一场“文化反击”,让沈氏影业成为抗日救国的旗帜,成为上海滩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力量象征。
然而,这场看似顺利的布局,却暗藏着种种危险。顾俊那边的动作,始终没有停歇,而日军的动作,也愈加扑朔迷离。
上海滩的黄昏,渐染着沉沉的暮色。天际泛起微光,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海风,夹杂着水泥与钢铁的腥臭。街道两旁的霓虹灯开始点亮,商铺的招牌在夜色下变得愈加耀眼。沈洛站在窗前,眸光深远,望着远方那些渐渐升起的霓虹,不禁思索着自己已踏入这片江湖的深浅与未来。电影产业的崛起,固然在眼前,但其中的波澜起伏,注定不是轻松的漫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