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域名:jnchuna.com n1.49tkaa.com

第四十一章:叶儿和花儿(2 / 2)

加入书签

胡叶儿跑掉后,刘氏看着一直在旁边一声不吭的胡花儿,心中稍微好过些:“还是花儿好,安安分分!”

胡花儿低下头,其实胡叶儿说的也是她想说的,只是她没胡叶儿那么单纯胆大,说不出口罢了。

好几次她也想把二房和三房的话转告给胡莱,可总是怕被娘打,一来二去就没说出口。既没出口,她就觉得自己对不起胡莱她们,不便去要东西吃,然后渐渐的疏远了,倒不如自己的妹妹那样一腔赤诚,以心换心来得亲近。

刘氏既嫉恨胡莱,又不得不找她要东西滋补身体,胡花儿不肯去开口,她只得非常别扭地使唤胡叶儿,好在胡叶儿是个记吃不记打的孩子,二话没说就跑去了。

胡莱给刘氏的大多是鸭蛋烧饼馒头,偶尔也会给些百分百天柱山出产的野菜菇子。这些东西不能说有多稀奇,但在当下都是很珍贵的吃食,时日久了刘氏也有些无话可说,想再开口酸几句竟是很难办到。

胡礼心怀感激,想替胡莱做点事又找不到机会,胡莱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只能牢牢地记在心里。

其实胡莱给这些东西的原因很简单——山神娘娘每天都带来定例的烧饼馒头,她和胡桃吃不完,送一些到胡硕那边后还是绰绰有余,多的给刘氏无非是个顺手人情。

至于鸭蛋,她后来又去了几次天柱山,每次都能抓到好多鸭子。公的当场被赛金花收拾一块儿吃掉,母的越攒越多,弄得赛金花的院子里都是鸭子,叫起来热闹极了,再有母鸭她也不肯收下,胡莱便只好送到胡硕和周秀才那边去,好让胡硕每天也有新鲜鸭蛋补补身子。

这些鸭子特别能产蛋,每天吃点儿草根小虫便能噗噗地下好几个,赛金花随便翻翻就是一大堆。她几乎每隔两天就要送好几十个过来,胡莱把它们做成蒸蛋,炒蛋,煮蛋……连咸鸭蛋都做了好几坛子,胡莱正愁打发不了,便又是一个顺手给了刘氏。像比较高级稀少的东西比如腊肉糖块儿之类的,胡莱从来没有打算把这些拿给她,给了还讨不到好。

隔壁村里,周家的两老一小感情日渐深厚。

胡硕是在家里吃惯苦的孩子,又良善懂事,他见先生和师娘都年迈体弱,每天清晨便早起烧火做饭打扫,恭恭敬敬地把面汤端到两位老人面前,把他们感动得老泪横流。

如果说一开始周秀才是冲着丰厚的束脩才教胡硕的话,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已经彻底把胡硕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开始真正倾心相授平生所学,还教他许多做人为官的道理。胡硕天性聪颖,虽然有些地方听得似懂非懂,但很快就了解到其中要害之处,对先生也越来越尊敬崇拜了。

胡莱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变化,她每隔几天就抱着胡桃背一篓子东西去,看到胡硕长得比在家里时还好了,腮帮子上长了莹润的白肉,眼睛黑亮黑亮的,不由得非常欣慰。

“先生,我家二弟累您照顾了。”胡莱由衷地对周秀才道谢。

“三姑娘,你说的哪里话!”周秀才有些惶恐,含泪道:“他小小孩子,每天不到天亮就起来扫地喂鸭,烧汤煮饭,晚上还给我们端水洗脚,把我们俩老东西伺候得舒舒坦坦的,比亲孙子还孝顺。我时常和老妻说着,咱们这一辈子没有儿女福,没想到临老了得了这样一个好孙子,马上死了也闭眼了!我一辈子糊涂,白白经了那些风雨世面,到头来却是一点家私都没有攒下,如今稍微值钱的也就些胡言乱语罢了,唉!这个孩子,我可是要好好教养的,至少要让他中个进士呢。”

胡硕笑嘻嘻的说:“先生,什么进士出士的,你不要吓我了,能中个秀才我就念佛!大姑父是个猪狗一样的人物,偏偏有个秀才的名头,奶奶就恨不得打个板儿把他供起来;我若是也能中个秀才,该有多么好呢?”

周秀才轻轻地拍了胡硕脑袋一下,大家都笑了。

午饭是在周家吃的,胡硕煮了干饭,胡莱也动手帮着做了个鸭汤,炒了几盘小菜,周秀才还特意拿出了自己珍藏的一翁酒,大家吃吃喝喝的非常愉快。人上了年纪需要午睡,胡硕安顿好先生和师娘后便带着大姐小妹在周家附近溜达,说些体己话儿。

周家的房屋远离村落,不远处是一片枯竭了的大湖,湖边儿上有一排柳树正好乘凉。

“让我看看小妹,怎么像是瘦了?”胡硕一把抱起胡桃,把她举起来颠着玩儿:“还好还好,没有瘦,沉了不少!”

胡莱笑:“在周家学得可顺心?”

“顺心极了!就是每天光字都要写好些张纸,还要跟着先生念书,都没多少时间玩耍。”胡硕一边逗着胡桃一边感慨道:“还有,看不到大姐和小妹,有些怪想你们的。”

“我们这不是能经常来看你吗?两家隔着也不远,几里路就到了。”

“大姐,以前我在家里的时候从来不觉得,原来老人家疼孙子是那么疼呢!”胡硕忽然低下头:“平常我蒸十个窝头他们共着才吃三个,有好菜都往我碗里夹。前几天我图省事儿用冷水冲脚,一上炕就被师娘发觉了,她二话不说就把我两只冰冷的脚揣在怀里暖着,骂了我一顿。她叫我以后不要用冷水,老了会得鸭子颠。第二天有些鼻塞眼花,先生免了我一天的课,不许我起床,坐在旁边给我讲些稀奇有趣的故事,还给我煮姜茶。”

胡莱摸了摸胡硕的头:“你先生和师娘这么待你,我也就放心了。”

胡硕点点头,抿了抿嘴。

胡桃其实很能理解胡硕的心情,一个人出生在风雪严寒的地方,养成了习惯之后自然不会觉得冷有什么;如果此人去了一次温暖的地方,见识到了阳光和暖风,之前所受的寒冷就会变得刺骨般难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